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防范电信诈骗、传销、校园贷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9-07 】

一、常见电信诈骗方式及防范方法

(一)利用二维码实施诈骗

案例:1:二维码+刷单诈骗

喻女士在QQ群里看到淘宝刷单的兼职信息,通过QQ联系后,她开始领取刷单任务。骗子先让喻女士刷一笔120元的单子,她按照要求点击淘宝链接购买商品,提交订单但无需付款,之后等待对方发来的二维码。骗子告诉喻女士,将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然后打开支付宝或微信扫码输入订单金额付款,成功后将截图反馈。第一次任务后,喻女士的支付宝账户很快收到了本金及佣金,于是放松了警惕。接着对方发来更高金额的任务,喻女士毫不犹豫答应,但操作完成后对方并没有及时返还本金和佣金。喻女士感到不安,询问原因却被各种说辞拒绝,对方表示只有继续完成任务才能结算。此时,喻女士才发觉被骗,但2900元已经打了水漂。

案例2:二维码+退款诈骗

杜女士接到自称某淘宝店主的电话,说她购买的商品丢失,要为她办理退款。但由于第三方理赔公司多退了款项,需要杜女士退回多余金额,以减少店铺损失。杜女士当时并未收到任何退款赔偿,因自己是这家店铺的常客,故出于信任答应帮对方降低损失。实际上,这是骗子事前掌握了杜女士的网购信息后,假冒店主进行精准诈骗。杜女士当时账户上钱并不多,骗子听后便要求其通过招联好期贷和蚂蚁借呗分别借款1200元和44000元。招联好期贷的借款到账后,骗子发送转账二维码,让杜女士向其转了1176元。由于蚂蚁借呗数额较大、到账较慢,骗子一直打电话、发短信催促杜女士转账,还威胁如果钱不到账就要报警,至此,杜女士方察觉上当。

防范方法:

1. 任何刷单、刷信誉行为都是违法的,这类兼职几乎都是诈骗。

2. 网购退款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操作,不要给个人转账。

3. 安装360卫士等安全软件,遭遇可疑号码、短信、网址等可通过“诈骗鉴定”功能进行鉴别。若不慎扫码进入钓鱼网站或是下载了木马APP,360可以直接拦截钓鱼网站和木马,保护手机安全不中招。

案例3:在共享单车上张贴诈骗二维码,如:

1.贴上收款二维码

骗子在正规二维码旁边贴上微信或支付宝转账二维码,甚至破坏单车原有二维码,直接粘贴收款二维码。用户一旦没有辨别清楚扫到假的二维码,就会跳转至转账界面。同时,骗子还常常会将自己的收款头像设置成共享单车品牌logo,极具迷惑性。

2.钓鱼网站骗信息

有些骗子制作出高仿共享单车官方网站的钓鱼页面,以完善身份认证等名义诱骗用户主动填写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资料,从而进一步实施精准诈骗甚至盗刷网银。

3.山寨APP藏木马

骗子设计假租车APP二维码粘贴在单车上,提示用户“更新”。用户扫码后看似安装了租车软件,其实手机却被植入了木马。

防范方法:为避免上当受骗,同学们要通过安全渠道下载共享单车应用APP,并尽量使专用APP扫描车身二维码;要正确识别二维码,在扫描共享单车二维码前,应仔细观察是否出现被撬或覆盖的痕迹,若二维码属于后期粘贴上去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扫描;扫描二维码后正常应出现“正在开锁”界面,如果出现转账或其他不明链接,千万不要进行转账或点击操作,以防手机木马中毒,造成财物损失。

(二)网上兼职、刷信誉得佣金诈骗

嫌疑人在网络上或QQ群发布高价招收网络兼职人员的信息,受害人看到此类招聘信息后通过QQ联系到嫌疑人。嫌疑人提供网络链接,诱骗受害人在购物网站下单购物刷信誉,并称完成一定数量单子并截图可得到高额的佣金。但当受害人用自己的银行卡购买完大量产品向嫌疑人索要本金和佣金时,嫌疑人早已消失不见。

防范方法:不轻信网上的兼职信息,从正规渠道浏览兼职信提示。

(三)网上购物诈骗

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不翼而飞。

防范方法:尽量上有知名度、信用度和安全保障的网站购物,并认真核对网站网址,防止上虚假网站;在购物过程中不要点击通过网站专用聊天工具以外的方式(包括QQ、微信)发过来的链接;如低价购买游戏装备、Q币或其他物品时应需要特别留意。

(四)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

嫌疑人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称被害人“涉嫌洗钱”并下“法院传票”,提供“安全账户”,受害人担心害怕,轻信对方言论,将自己的资金转入对方所谓“安全账户”后发现被骗。

防范方法:公检法办案会通知当事人到执法场所,出示证件、办理手续。凡是不见面、不履行相关手续而要求转帐、汇款的,请一律拒绝。

(五)电话欠费、中大奖诈骗

嫌疑人打电话说您电话欠费,要求汇款;发短信称“中大奖”,要求缴纳一定保证金或所得税款,被害人轻信对方并汇款。

防范方法:到当地通信企业服务网点查询,以免造成损失。对中奖、返利等信息,请高度警惕并认真核实,不贪心、不轻信、不汇款。

(六)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

嫌疑人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资金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将钱转走。

防范方法:补助、救助资金均由当地民政等部门和社区发放,请首先向民政、社区咨询。不听从陌生人的指令、不执行不熟悉的网上银行和自动取款机操作;助学金由学校发放到个人预留的银行卡号内,如有特殊情况,学校老师会通知学生本人。

(七)自称熟人诈骗

嫌疑人带电话或盗用QQ号,冒充亲人和朋友与受害人聊天,称遇到麻烦急需用钱,要求受害人汇款。受害人往往顾及人情,在未核准对方信息的情况下予以汇款。

防范方法:请通过电话、朋友等向其所称的熟人本人进一步核实。如果不能核实,请见到本人后再决定。

(八)贷款诈骗

嫌疑人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任何不需签订合同的贷款是不可能的。如需贷款,请选择正规融资渠道。

  1. 防范传销

(一)传销的识别

1.凡是不知近况又叫你去异地工作和游玩的亲戚、朋友、同学、战友、同事,要小心。

2. 忽然打电话找你他说他的工作或事业很赚钱,并且想让你与他一起创业或工作的想法的,要小心。

3. 对方给你留电话和公司名称,但并没有留具体的公司地址和其居住的准确地址,你说要去找他玩他说要去接你,要小心。

4. 有的传销会通过网络招聘,当他们仅仅通过你简单的简历就通知你过去上班或面试,请小心,当你真的去了,看见他们的工作地点是居民房,请及时离开。

5. 如果你亲人或朋友到火车站来接你时,不是来的一个人,而带了另外一个陌生人,要小心。

6. 传销一般都在城中村,如果它带你去越来越偏僻居民房的地方和无保安的小区、旧城改造区、城乡结合部等处的闲置民房,要小心,及时离开。

(二)防范传销

1. 一定要问清地址事先去考察,如果地址不对不管前面有什么诱惑都别动心。

2. 在火车站接人时是两个人来接你又很热情要小心,别跟着去。

3. 如果是去居民房的宿舍千万别进去。

4 .请记住去之前一定要先告诉自己家人、朋友要去的地点、邀请者姓名、电话、身份资料等,越详细越好,以便以后联系。到达地点后第一时间要电话告之自己家人、朋友目前具体位置,把你去的地方的房子和门牌和周围的标致建筑照几张相片发给家人,可事先各家人约定好暗号,如果是传销家人好报警救你。

5 .如果是去陌生的地方,千万记住别进他的房间,可住在宾馆里,叫你朋友在外面来,100%确定你朋友是做正常工作的才可以放心在一起。

(三)一旦误入传销该如何应对:

1.冷静面对,控制情绪,切忌急躁害怕,利用技巧与传销人员周旋,降低对方的防备心,找机会逃离传销组织。

2.尽可能保证手机开机并向家人求助,或者用钱币、纸条等写明情况扔到楼下,寻求路人帮助。

远离传销陷阱,最根本的还是要克服贪欲,不要幻想“一夜暴富”。

  1. 防范“校园贷”

(一)不良校园贷有哪些风险?

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如侵犯学生隐私的“裸条贷”、遭遇高利贷的“低息贷”以及逼迫大学生“裸贷肉偿”等非法网贷可能使大学生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屡屡发生。

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金融监管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形成消费惯性。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造成信用记录不良,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校园不良网贷平台存在信息盗用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暴力追债现象威胁学生人身安全。涉事学生因此受到胁迫和利益伤害,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也给家人和周围师生造成困扰。

(二)如何识别与不良校园贷相关的诈骗手段?

1.名为“助学”,实则“圈钱”。

不法分子往往以家境贫困,尤其是从边远闭塞地区考入大城市的大学生为目标,以提供助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前将学费汇入指定的账户,用于“成功注册学籍”。

2.名为“校友”,实则“骗子”。

不法分子假冒学生或校友身份,获取信任,假借“手续费”、“奖励话费”等名义,引诱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假冒身份骗贷圈钱。

3.名为“兼职”,实则“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兼职”、“刷单”、“招聘”或者培新旗号,假借提升社会综合能力或赚取零花钱的名义,诱骗在贷款平台注册并将贷款划转到指定账号作为“保证金”、或承诺将分期归还本息等骗取资金。

4.名为“创业”,实则“敛财”。

不法分子假借投资名义,打着助学或者创业的旗号,以发展“下线”等传销方式,实施逐级诈骗敛财。

5.名为“帮忙”,实则“借贷”。

身边同学苦苦请求,借用你的学生证、身份证信息帮他办理“校园贷”、“注册网络公司”,出于“义气”,将信息告诉同学,结果被追讨欠款的成了自己。

(三)如何对待校园贷?

1.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2.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当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3.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学校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4.谨慎选择线下正规金融机构。现阶段,按照银监会、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8〕47号),国家已着手整顿校园网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5.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因前期疏于防范已陷入不良网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常见校园贷手法

(1)不良贷

主要指那些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给学生带来恶意贷款的平台。

典型案例:2016年11月,福建漳州大二学生因参与不良校园网贷欠下百万债务跑路。

案例分析:不良校园贷往往存在费率不明、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不文明的催收手段、风险难控、易将风险转嫁给家庭、校园代理人无资质等风险问题,应加以识别。

(2)高利贷

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带。若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36%,则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2017年3月,福建某大学生通过校园贷小广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滚利的情况下背负的债务近20万元!

案例分析:以月息“0.99%”为噱头的校园贷分期易造成“低息”假象,加上平台服务费,成为超过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缴纳滞纳金,超过36%变为非法高利贷。

(3)多头贷

主要指因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典型案例:2016年3月,河南某大学生在诺诺镑客、名校贷等10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后因过度借贷导致跳楼身亡。

案例分析:“多头贷”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校园贷平台是否正规,更在于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将直接导致的还款压力问题。

(4)传销贷

主要指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

典型案例:2017年2月,吉林破获涉150余大学生传销式敛财类校园贷诈骗案,主人公小郑以兼职代理身份发展下线并进行逐级提成。

案例分析:判断传销的三个标准:是否需要上交会费;是否让发展下线;是否进行逐级提成。案例中涉案学生既是受害者又是作案人,多数学生是在并不知情和利益驱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5)刷单贷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典型案例:2016年上半年,南京陈同学受诱惑驱使从事“刷单”购手机,不料在成功分期购买手机后,实际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并消失。

案例分析:帮“刷单”买手机返佣金,手机实际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此种诈骗与以往刷单兼职诈骗如出一辙。

(6)裸条贷

主要指不法债主通过要挟借贷者以裸照或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证据的行为。

典型案例:2017年4月11日,福建厦门大二学生因卷入“裸条”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骚扰,选择烧炭自杀。

案例分析:“裸条贷”往往给借贷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致使借贷人不堪其扰而采取极端做法。

(7)培训贷

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培训贷”实为“校园贷” 的新变种,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典型案例:2017年4月,广州某教育机构通过 “培训课程费”为由诱骗大学生参加“即分期”贷款,致使270名学生惨遭诓骗。

案例分析:此类校园贷诈骗实为诈骗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方式诱骗学生参加贷款缴费。

  1. 套路贷

    “套路贷”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虚假诉讼”等手段,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

典型案例:马先生因需要贷款,找到位于两江新区某汽车抵押贷款公司。该公司声称“低利息、无抵押、不扣车”。马先生便以自己名下的奔驰车作为抵押,向该公司约定借款90万元。在双方签订的合同后,该公司又约定要分两次向马先生支付款项,同时收取风险担保金、GPS安装费、利息、手续费等共计20余万元。但马先生没想到,在签订合同后,该公司违反了“不扣车”的承诺,拒绝返还车辆。马先生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已得贷款并取回车辆,却遭到该公司拒绝。最后,马先生为取回车返还了贷款,却在短短四天时间内损失了办理贷款支付的各种费用20余万元。

案例分析:由于“套路贷”隐蔽性强,且利用公权力“扫尾”,被害人很容易上当,警方提示市民尽量通过正当渠道贷款,特别要警惕“空白合同”。

(五)安全提示

1.要坚决抵制使用“不良校园贷”,不使用校园贷,对于一些临时性资金需求应向家人进行求助。

2.了解高利贷的评判标准,注意详细了解利率、还款期限、逾期后果等信息,全面评估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坚决抵制高息贷或高利贷平台,误入陷阱时要及时报警。

3.要高度警惕因“多头贷”极易产生的巨额还款压力问题。

4.了解传销诈骗的三个判断标准,也要对各类以“校园贷款”名义进行的有关兼职代理保持警惕,谨防落入传销组织。

5.要高度警惕典型“贷款购物”刷单兼职骗局,求职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信誉高的单位,谨防“好心人”主动介绍工作行为。

7.一旦陷入裸条陷阱,要主动报告自己的借贷信息,并及时进行报警。

8.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和金钱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涉及校园贷款的项目时要三思,并及时向学院或家人进行求助。

9.同学们应该做到“三不要”:不要沾惹“不良校园贷”;不要“非理性”消费;不要“采取极端解决办法”。

(六)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1. 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的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2. 妥善处理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快递单上含有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油姓名、身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未经处理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3.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银行、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印店利用便利会将暂存在复印机硬件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所以在有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4. 简历至提供必要信息

有些公司面试时会要求填写一份个人信息表,包括家庭关系、父母姓名、个人电话住址、身份号。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及家人的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5. 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经意地向对方透露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6. 慎在微信中晒照片

在朋友圈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等,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

7. 慎重参加网络调查活动

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息可靠的网站并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

8. 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

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是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以盗取连接WIFI的手机上任何信息。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应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